济南物流公司:中欧货运班列究竟意味着什么?
发布者:德赢vwin物流 发布时间:2017-06-26 08:43:32
在“一带一路”发展建设中,中欧班列承担了货物往来运输的重要角色,为实现中欧道路联通、物流畅通,提供了运力保障。当前,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欧班列正着力于提速、统一标准、扩围、信息对接等,这些都证明,各方正合力打造这一国际物流品牌。2017年,全年计划开行2200列,将创下历史新高。然而,要顺利完成班列的“接力跑”,搭建信息平台则至关重要。
政策助推班列发展
目前,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突破4000列,覆盖21个省区市,到达欧洲11个国家的29个城市,未来深化中欧班列合作无疑将更好地造福沿线各国。
今年4月20日,中国、白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蒙古、波兰、俄罗斯7国铁路部门正式签署《关于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合作协议》”)。这是中国铁路第一次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铁路签署有关中欧班列开行方面的合作协议,标志着中国与沿线主要国家铁路的合作关系更加紧密,这为中欧班列的开行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机制保障。
《合作协议》涉及的主要内容为基础设施发展规划衔接、提高班列在各国的旅行速度、实现全程信息追踪、扩大班列服务地域、简化班列货物通关手续、成立中欧班列运输联合工作组及专家工作组等。下一步,铁路总公司将积极协调各方,共同做好协议落实工作,推动中欧班列运输协调机制发挥作用,保障中欧班列持续稳定发展,提升铁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服务保障能力,更好地服务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改善。
此外,2016年10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特别强调构建信息服务平台,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提出整合国内相关行业、部门、企业信息资源,建设中欧班列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实现与沿线国家铁路、海关、检验检疫等信息系统的电子数据交换与共享,打通物流信息链,推行海关、检验检疫、铁路、港口单据电子化,打造“数字化”中欧班列。
的确,这两年对中欧班列的推动紧锣密鼓。自2016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铁路和各地方铁路局从互联互通、项目合作、统一品牌、信息共享、强化设施建设、便利通关检疫等方面,共同推进中欧班列的开行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
信息提档加速
中欧班列自2011年开行以来,以其运输时间约比海运缩短2/3、成本约比空运减少4/5、运输安全性比公路好且绿色环保的优势,适应国际经济发展潮流、契合中欧企业降本增效的需求,开辟了海运、空运之外的大陆贸易通道新模式,赢得了沿途各国的青睐。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深化,中欧班列已成为中欧经贸交流的重要载体。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亚欧贸易需求,中欧班列开行也更加频繁。有数据显示,2016年,开行中欧班列1702列、同比增长109%,其中返程班列572列、同比增长116%。2017年一季度中欧班列开行593列,同比增长175%,回程班列198列,同比增长187%。为了实现“一带一路”道路连通、贸易畅通的共同目标,沿线国家在为这条亚欧大陆桥进行各种信息沟通,企业更是以此为发展契机,为班列运力调度构建交流合作平台,提档加速,完善信息“接力跑”。
针对7国签订的《合作协议》所提及的内容,有业内专家表示,自2016年6月统一品牌标识后,中欧班列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亟待解决的信息共享平台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这对目前物流企业的发展而言是不利的。此外,如合新欧、渝新欧、湘欧、汉新欧、苏满欧等,各班列之间除了竞争,还有不少合作,但在合作过程中资源共享程度并不高。因为信息无法及时进行沟通,通过建个小联盟或微信群这样的沟通方式根本难以发挥现有班列的运力最大化,尤其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拼箱服务。
记者也采访了中欧班列(合新欧)新亚欧合作平台及安徽易浦供应链合新欧货物主要承运商现场负责人吕宙,他直言:“若这次协定及‘一带一路’论坛上的相关政策能落地执行,对于只提供物流服务的供应商而言是十分有价值的。我们期待一个规范标准的市场环境与信息公开的交流平台,这样一来,不仅货主的选择性更广,我们也能时刻关注着整个市场动向,如报关、货主、货物、海关等信息,但这项物流系统化工作要做起来并非一朝一夕。而且,货源紧张,出多进少,各地政府竞相补贴争揽货源,国外运输商则趁机漫天要价,班列运能尚难以充分释放。”
此外,对于物流企业而言,货物信息同样至关重要。吕宙表示,货物信息、班列对接信息十分重要,尤其是班列中进出口贸易货物,一经查实货物中存在违禁物品,或班列在相应环节中对接有误,那么整条班列线路都将受到影响,企业或将受到“灭顶之灾”,这种案例时有发生。所以,在保持老客户不流失的前提下,开发新客户尤为谨慎,特别是在拼箱过程中。
调度跨境运力
“一带一路”物流系统是一项涉及广泛、关系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单方面推动,需要在不同省市区,乃至国家之间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与渠道,加强沟通协调,实现合作共赢。但由于缺乏标准统一,以及持续能力的物流业发展协同机制和沟通平台,无论是从整个区域物流一体化、运输便利化角度对中欧班列,以及物流网络布局的系统性考虑,还是从体制机制、运行模式、技术标准等角度的综合性考虑,均较少。目前,各国在物流领域的国际性合作——特别是彼此间的深度合作并不多,合作力度较为有限,政策沟通、资金融通等方面也推进缓慢。
有不少业内专家认为,在打造跨境运力调度上,多式联运、多物流主体协作和多监管机构协同等方面如何实现信息交流还是一个问题。近几年,不少企业通过高新技术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并尝试为货主、物流企业、政府、协会联盟等搭建一个综合信息平台。
对此,运满满总裁苗天冶告诉记者:“‘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物流需求会有大量增量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我国的跨境电商,通过多式联运方式来运作,它考验运作主体公司的综合实力,其中资源、信息整合能力至关重要。因为,可以通过信息平台的聚集效益协同作战,从而帮助整个行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苗天冶还进一步强调,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业发展和多式联运的灵魂,未来要加快与海关、质检等部门的业务协同,加快信息的协同力度,打破信息孤岛,促使商流、物流、资金流高效流动,释放更多的发展红利。
现阶段运满满正为打造跨境运力调度,与中国—东盟信息港深度合作,通过将越南的运力纳入平台,实现国际化第一步。同时,运满满研发的越南语、阿拉伯语、俄语等多语种国际版APP即将上线。运满满还将在“一带一路”沿线交通走廊关键节点,设立公路运输数字化“驿站”,并与中欧班列、中阿班列和国际空运等合作,探索通过多式联运实现运力集散优化。
显然,强化内外交流合作,加快多式联运的发展,加强国际间的互联互通,推动经贸合作交流,配合相关部门落实中欧班列发展建设规划,完善中欧班列跨省域跨部门的信息联动机制,加快枢纽节点的建设,既能有效地整合中欧班列资源,又能促进常态化的稳定开行。
多方协同发力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迅猛增长,运时大幅压缩,物流成本显著降低,服务平台不断完善,货物品类日益丰富,中欧班列品牌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但要完成2017年全年计划开行2200列这一目标,政府、企业、货主等还需协同发力。
正如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高级别会议加强政策沟通和发展战略对接平行主题会”上所言,做好双边和多边政策沟通,重点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从宏观上寻求合作最大公约数,找准共同的行动方向;发展规划对接,将发展战略确定的愿景细化到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机制与平台对接,促进各国执行机构有效衔接,建立顺畅的交流、沟通、磋商渠道和机制;具体项目对接,通过基础设施、经贸、投资、金融、人文等各领域项目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如今,中欧班列线路的发展模式正在走向市场化,但还达不到完全市场化运行。因此,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信息对接谈判、统一询价、组织更多返程货源的同时,应协调、鼓励有实力的国内外知名物流运输企业全程参与中欧班列货物交易、物流、结算和配送,提高回报率。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客服中心副主任高增金表示,所有国际联运客户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货物到哪儿了,针对这一问题,中欧班列与沿线国家铁路部门建立了班列运行信息交换机制,每天两次向客户通报班列运行信息,实现货物全程轨迹追踪。
除了铁路部门主动出击寻找信息合作平台,国内信息平台也十分乐意为企业搭建桥梁。国家物流信息平台管理中心副总监吴一舟告诉记者,国家物流信息平台与上海铁路局已进行合作,做了信息交换和物流状态跟踪的试点。目前上海铁路局提供的A3纸的大单上面有运单号,根据这个运单号可以查询物流状态。根据集装箱可以查询铁路集装箱的状态,根据车皮号可以查询该车皮在全中国的实时位置,客户输入一个车皮号可以发现,这个车皮每天所在的位置是不一样的。
在政策、企业等各方的协力下,信息“接力跑”愈发顺畅,因此有专家表示,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中欧班列发展将会是基于资源共享下的市场化运营,并将服务向两端延伸,包括给客户提供“门到门”的完整物流解决方案、提供报关报检、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仓储配送、发展铁路冷链运输等。因此,只要有足够的揽货能力、科学的管理方式等,信息顺畅将助物流企业拓市一臂之力。
转自物流时代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