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物流:百亿件量级巨头涌现、国际化大战拉开帷幕……20
发布者:德赢vwin物流 发布时间:2019-07-10 09:11:40
百亿件量级巨头涌现、国际化大战拉开帷幕……2019下半年快递趋势全在这了
2019年上半年已经过去,从前5个月的情况来看,在全行业业务量增长24.9%的情况下,主要快递上市公司业务量保持着30%以上的增速,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头部效应”的凸显,以及快递应用场景的进一步延伸,今年中国快递业出现百亿件量级的巨头企业是大概率事件。
中国快递业务量持续增长
随着我国居民的消费升级,网购逐渐兴起,相关的政策持续助力,促进了我国快递行业的迅猛发展。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快递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自“十三五”以来,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增长,每年增长100亿件。自2014年起,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经连续5年稳居世界第一,超过了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总和。
截至2018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507.1亿件,同比增长26.6%;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038.4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2018年12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达到了160.0,提高了13.6%。可见未来,我国快递行业发展潜力将无法估量。
进入2019年5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为52.3亿件,同比增长25.2%;业务收入达618.1亿元,同比增长24.2%。累计方面,2019年1-5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达到223亿件,同比增长24.9%;业务收入累计达到2753.6亿元,同比增长23.1%。
2019年6月初,在美股上市的中通快递发布公告称,公司5月份快递包裹数量首次突破10亿件,这一数量相当于2006年的行业包裹总量或中通2013年的包裹总量,中通市场占有率已跃居行业第一。
而其他的上市快递公司也表现不俗,在A股上市的韵达快递公告称,今年5月份业务量达到8.68亿件,紧跟中通排名行业第二。同时,引入了阿里投资、经历主要高管更替的申通快递重整旗鼓,5月份业务量同比增长47.53%。
根据2018年年报,中国主要快递公司中,中通以85.2亿件的业务量占据榜首。中通快递预计,2019年的包裹投递量将达115.1亿到119.3亿之间,同比增长35%到40%。从上半年的增长情况看,中通正在加快迈向百亿件量的业务目标。
快递企业业务量不断创新高,带来的直接效应是单件快递成本的下降。中通快递董事长赖梅松说,快递是典型的规模经济。业务量越大,单件成本越低。而单件成本的降低,又会驱动业务量进一步增长,两者之间呈现良好的正向反馈关系。
“举个简单的例子,长三角是中国快递业务最活跃的区域。在长三角腹地的苏州,下属的两个县级市常熟和太仓,现在发快递还要通过苏州分拨中心转运。如果两地之间的快递业务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就能优化一下路由,省去苏州分拨中心这个环节。这样一来,可以节省两道成本,即运输成本和中转成本。” 赖梅松说。
快递干线运输成本存在进一步降低的空间,使得短期内快递行业的价格战并不会终止。申万宏源的报告认为,单票成本控制能力是快递龙头的核心壁垒,也是企业减少价格战对业绩扰动的核心举措。预计未来快递企业会加大对运输车辆和自动化分拣设备的投入力度,普通消费者将继续享受高性价比的快递服务。
末端派送成行业效率提升瓶颈
与快递业务量持续增长、干线运输成本越来越低形成对比的是,快递末端派送成本的一直稳定。
来自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大数据实验室的报告显示,近年来“通达系”快递企业的干线成本已从单票2元降至1.3元以下,而单票派送成本一直维持在1.6元左右。未来,人力成本上升还可能导致派送成本的进一步增加,末端成为快递行业效率提升的瓶颈。
而国家相关监管层也看到了快递末端存在的问题,今年6月中旬,根据国家邮政局新业态许可相关制度,浙江省邮政管理局向浙江驿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菜鸟驿站)颁发了全国首张开办服务站经营快递业务许可证。6月底,交通运输部印发《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明确支持将智能快件箱纳入公共服务设施相关规划和便民服务、民生工程等项目。
“去年我平均一天送快递200件,今年涨到了250件。业务量增长很快,不用快件箱根本送不过来。”在上海工作的快递员余勇表示,如今他每月送快递7500件,有近3500件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递。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快递末端服务设施的加强,未来在快递“最后100米”领域,将形成快递员上门+智能快件箱+服务站三种业态共存共生的格局,到家、到柜、到驿站将适应不同的客户,并对应差异化的价格。“比方说,消费者选择预约上门服务,就要比投到快件箱的收费贵一些。”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说。
“中国制造”与“中国物流”协同出海
凭借最近10年的超高速增长,中国快递业务量已经牢牢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在行业的科技创新、模式创新等方面,中国快递企业也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相比,当前中国快递业最大的短板在于国际化经营程度。
统计显示,2018年联邦快递、联合包裹、DHL三大跨国快递物流企业占据了全球国际快递90%的市场份额,国际业务收入的占比分别达到42%、20%和21%,而中国快递公司国际业务收入占比普遍不足3%。
在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看来,今年发生的联邦快递擅自转运华为包裹事件,让很多人认识到了“中国制造”和“中国物流”协同出海的重要性。“这不是狭隘地追求‘国货国运’,而是强化国际供应链协同。”
中国的部分快递企业也在国际化方面开展了前瞻性布局,比如圆通速递在控股港股企业先达国际之后,又联手菜鸟、中国航空在香港国际机场建设百亿级别的物流枢纽,并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运营“义新欧”班列。从“运全国”到“运全球”,一直是圆通的梦想之一。
提升国际化经营程度,对中国快递企业来说挑战不小。最明显的,就是在重资产的大规模投入上。联邦快递运营的飞机数量超过600架,而中国快递业自有的全货机刚刚突破100架。
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大数据实验室的报告指出,在快递国际业务中,除了跨国运输,还有一部分是International Domestic,即在其他国家运行的国内快递业务。随着很多国家电商的快速发展,拥有丰富的电商快递运营经验的中国快递企业,有望在其他国家复制自己的成功经验。
多家快递企业已经有所行动,比如,百世快递已在泰国曼谷地区正式起网运营;中通快递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建立了当地第一家快递转运中心,并聘用当地人作为快递员。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快递业的国际化拓展才刚刚拉开帷幕。
来源:掌链传媒